双减后时代:教培巨头的蜕变与市场前景深度剖析
一、教培机构整改与业绩恢复的详细分析
教培机构在整改过程中,不仅减少了超前学习内容,还增加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,如艺术体育、逻辑思维、阅读、编程等,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全面发展。
疫后线下活动的复苏、规范经营带来的成本控制、以及营销活动的减少,这些都有助于提升经营利润率。
二、K12校外培训需求的详细分析
K12校外培训需求的刚性,主要来自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高度重视,以及升学竞争的压力。这种需求,推动了教培市场的持续增长。
在2023年,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人数达到了显著的数字,小学、初中和高中的在校学生数量分别为10836万、5244万和2804万。回顾双减政策实施之前,各类补习班的参与度在不同教育阶段有所差异,小学学生参与率为22%,初中为36%,而高中则高达57%。在补习班的花费方面,家长为每位学生每年的支出估计在1000元至3000元的区间内。综合这些数据,可以预见教育辅导行业即便在政策调整后,依然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,预计市场规模可能达到千亿级别。
三、政策走向的详细分析
1、政策草案认可了校外培训的必要性,强调提升教育质量以满足多样化需求,支持青少年发展。
2、高中与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培训管理有所区别。高中阶段培训在审批和时间安排上进行了适应性调整,以适应学生需求。双减政策覆盖高中培训,而其他政策未明确提及。
3、实施学科类与非学科类培训的分类管理。非学科类培训,特别是科学和科技类,将得到更多支持。政策鼓励校外场所如少年宫和科技馆开展培训,以丰富课程和招生。
4、双减政策对招生宣传有限制,但后续政策未再提及,意味着对宣传的限制可能有所放松。
四、教育上市公司业绩的详细分析
新东方:转型为非学科类培训,并通过东方甄选等新业务模式实现收入增长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网点扩张计划显示出其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。
好未来:虽然对教培业务的复苏持保守态度,但在教育科技领域的投入,如智能硬件和自研技术,为公司带来了新的增长点。
学大:专注于高中1V1培训,政策的边际改善对其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,盈利能力超过双减前水平。
思考乐:通过转型素质教育,实现了业绩的恢复和增长,特别是在深圳地区的市场领导地位。
卓越:通过剥离K9学科类培训,专注于素质培训和全日制备考,实现了业绩的稳步提升。
如果您的学校对以上功能有更多个性化需求,欢迎在评论区交流讨论。